悦来网,最新实盘配资服务,郑州股票配资网,配资平台股票配资

重慶區縣政策文件

合川區 | 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的工作實施方案

作者:發布時間:2022-10-19瀏覽量:243次

合川區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工作實施方案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對重慶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立足中央和市委賦予合川的新定位、新要求,全面貫徹落實區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著力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對重慶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貫徹全國、全市科技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央和市委賦予合川的新定位、新要求,深入落實合川區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著力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全面厚植發展新優勢,奮力譜寫合川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二、工作目標

立足黨中央、市委賦予合川的新定位、新要求,加快融合發展、增強綜合實力,圍繞升級創建國家高新區,打造以網絡安全產業為特色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產教融合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積極融入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到2026年,成功創建國家高新區,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超過全市平均水平,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50家,科技型企業突破1500家,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使合川加快成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誕生地和全市重要的創新策源地。產業科技創新在全市有鮮明特色,大數據智能化應用走在全市前列,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以上,現代化經濟體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力爭整體創新水平進入全市科技創新第一方陣,科技實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在全市處于先進行列,全面融入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三、主要任務

(一)以創建國家高新區為抓手,推動工業領域科技創新。

1.全力推進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

進一步理清思路,完善工作措施,通過“以升促建”,拉長板、補短板,做好做實“高”“新”兩篇文章,實現戰略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發展,努力把合川高新區打造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示范區、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支撐引領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探索合川高新區“產業園區+產業公司+產業技術研究院+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運營模式,推動產業、產品、管理等各方面創新,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高新區的率先實現。全力推進國家高新區創建工作,修改完善合川高新區戰略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加快高新區重點項目建設進度,推進國家火炬網絡安全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力爭納入科技部下一批專家現場調研名單,早日獲批國家高新區。

2.不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牢牢抓住企業作為創新主體這個關鍵,實施創新主體、創新平臺等培育支持計劃,支持轄區企業組建研發團隊,加大研發投入,開展技術創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重慶市科技型企業,建設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中小企業技術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力爭60%以上的規上企業建立市級研發平臺,高新技術企業市級研發平臺實現全覆蓋,全面提升我區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

3.突出抓好龍頭企業科技創新。

圍繞我區智能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新材料、新型建材、消費品等主導產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突出抓好中科潤資、北汽瑞翔、希爾安藥業等龍頭企業科技創新工作,鼓勵引進高層次科研團隊(人才),創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實驗室、新型高端研發機構等高端創新平臺,聯合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參與國家“卡脖子”關鍵技術攻關和科技創新重大項目,通過龍頭企業的科技創新,形成我區主導產業的核心技術,為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力爭我區國家級研發平臺達到3家以上。

4.加快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

圍繞我區產業發展布局與區域特色,支持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在我區建立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培養科技創新人才與科研團隊,幫助我區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重點支持中科潤資(重慶)氣凝膠技術研究院、重慶信息安全產業研究院、重慶建苑智能建筑研究院、重慶現代數字經濟研究院等做大做強,積極籌建汽摩產業技術研究院、大健康產業技術研究院、玻璃產業技術研究院等。

5.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圍繞主導產業,建設科技企業孵化或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全力推進醫藥產業孵化器及加速器、中興西南智慧城市產業園、豬八戒網合川數字經濟產業園、合川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等項目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加快科技成果在我區轉移、轉化和中小微科技企業的孵化,打造“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全鏈條企業孵化育成體系,大力培育科技企業后備軍,不斷壯大我區科技企業規模,力爭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50家、科技型企業突破1500家。

6.加大科技招商工作力度。

重點引進有核心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新型高端研發機構、高層次研發人才團隊等高端創新資源,把研發投入強度、創新主體認定、研發平臺建設、授權發明專利等指標,納入對引進的重點工業項目兌現招商政策的必要考核條件。

(二)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推動農業領域科技創新。

1.加快建設農業科技園區。

制定出臺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工作方案,編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發展規劃,指導龍市肖家片區在“三園共創”的基礎上,大力培育農業創新主體,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建設農業科技園區,構建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推廣應用于一體的科技創新平臺,推動園區成為農業創新驅動發展先行區、農業科技成果培育及轉移轉化試驗區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

2.加快健全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培育農業科技型龍頭企業,支持涉農企業承接和采用新技術,開展新技術新產品的工藝化研究應用。推進農業首席專家、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健全農技服務推廣體系,促進科技資源向農村基層流動。支持江渝油橄欖、萬源禽蛋、友軍食品、德康、大正等企業,聯合國內外重點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建立研發中心、技術協同創新聯盟、首席專家工作室、農業專家大院等平臺,在全產業鏈上開展技術攻關和技術推廣,力爭建成農業科技平臺20家以上。

3.加快農業科技研發運用。

圍繞“桑多元化利用、合川黑豬、寬皮柑橘、生態魚、油橄欖”5大優勢特色產業開展技術攻關,加快在品種選育、示范推廣、農機裝備、智能農業、生態環保、生產加工等領域取得一批具有重大推廣應用價值的農業創新成果,提高農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集群發展能力,建設形成保種育種、種養循環、食品加工、智慧農業、電商物流和終端消費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融合發展特色產業集群。

(三)以打造產教融合發展示范區為抓手,推動教育領域科技創新。

1.深化校地、校企合作。

建立健全在合高校與本地企業的聯系、合作機制,支持在合高校充分發揮科技、學科、人才等綜合優勢,主動面向企業關鍵技術、自覺面向主導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儲備前沿競爭性高新技術,聯合我區重點企業共建一批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產學研用合作基地和產業共性技術創新平臺,開展技術創新合作為我區企業提供智力和成果支持。

2.加快培養產業人才。

面向六大產業集群,引導在合高校調整優化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結構,加強特色專業建設和課程開發,充分發揮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作用,推行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建設一批實習實訓基地,與企業共同培養更多“適銷對路”的畢業生和創新型、高技能、緊缺型的一線技能型人才。依托在合高校的品牌、科研、人才優勢,積極舉辦和組織參與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支持在校師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打造雙創升級版,建成一批市內知名、區域領先、特色鮮明的示范性高校眾創空間,力爭市級以上高校眾創空間達到6家以上。

3.不斷提升高校科研能力。

支持高校獨立或與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和獨立法人的新型研發機構。支持重慶數字經濟應用技術研究院創新升級,立足合川、輻射重慶和西部,開展關鍵技術應用研究和集成創新,為我區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強大支撐。支持在合高校聯合我區企業積極申報和實施市級、區級科技計劃項目,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力爭實施各級科技項目30個以上。

(四)以建設區域性公共服務中心為抓手,推動民生領域科技創新。

1.推動臨床醫學研究與應用。

面向我區臨床醫學發展現狀與趨勢,依托三甲醫療機構,集聚優質醫療力量,構建完善的研究共享平臺和標準化醫學研究實驗室,推動大數據智能化與衛生健康技術深度融合,加快臨床研究和醫學轉化研究,大力推廣適用性醫療技術,建設區域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研究院),不斷提高疫情防控、疾病預防、臨床診療和康復領域研發水平和技術儲備能力。

2.推動民生科技發展與應用。

聚焦教育、醫療、商貿、文旅、交通和城市建設與治理等重點領域,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信息技術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深度融合發展。圍繞碳達峰碳中和、污染防治、生態修復等應用需求,開展環保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與應用。聚焦社會安全、生產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等領域,開展應急安全等技術研發與應用,以科技創新支撐平安建設。開展區域特色旅游文化傳承與挖掘關鍵技術集成應用與示范,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


四、保障措施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加強對科技創新工作的統籌領導,成立區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專題研究推動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落實相關行業部門、鎮街、園區組團科技創新的職能職責,明確科技創新工作分管負責人和二級責任機構,落實專職工作人員,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加強科技干部隊伍建設,定期組織開展對科技干部的政策、業務知識的培育,不斷提升科技干部服務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水平。

(二)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全面貫徹落實《合川區支持科技創新若干財政金融政策》,加大財政對科技的投入,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對科技創新的引導作用。強化輿論宣傳引導,大力普及科學知識,講好創新創業故事,弘揚科學、工匠精神,廣泛開展科技論壇、沙龍等活動,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大膽創新、勇于創新、包容創新的良好氛圍。大力實施“三江英才計劃”,建設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完善全方位發現、培養、引進、使用和管理人才的政策和機制,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加快建設區域性人才高地。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開展知識產權貫標工作,積極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

(三)強化工作督查考核。

區政府督查辦牽頭,每年對各部門、單位科技創新工作情況開展一次全面督查。進一步健全科技創新工作考核機制,制定科技創新單項考核辦法,完善、細化、分解科技創新的年度目標任務,確??萍紕撔鹿ぷ餍纬升R抓共管的良好局面。